algorithm-2021春节假期总结

\1. 自己的收获

  1. 从博哥身上学到很多写代码的方式,盲区
  2. 认识了很多厉害的人,特别是博哥,算是re_acquaintance
  3. 虽然做的不多,但是还是做了一些题目,学废了一些东西,但是还是从中得到不少经验和教训

\2. 自己的不足

  1. 太懒,假期效率低
  2. 很多选做的东西,或者没有要求验收的一些东西,就真的懒得做了

\3. 训练模式不足

  1. 建议引入量化评估的方式,给边界行为界定规则其中包括激励和惩戒(胡萝卜和大棒原则)
  2. 激励:最简单的如每次考试的做题数和每次订正的做题数按照一定权重计积分,积分榜排名(荣誉感),并根据排名授予群管理员(集体感)等等
  3. 惩戒:划定每次任务最低完成标准,未完成扣分,参考安全组的计分方式,某种程度后踢出队伍,可以参考平均完成情况设置

\4. 培训方法建议

  • 个人是认为,除非顶尖的那种高手以外绝大多数人是很难有什么自觉,自律的,而那些顶尖的高手也不需要培训
  • 因此设定必要的完成的指标是很必要的,比如直播上课签到,就算是放录播视频也能提高学习率,否则扣分
  • 比如,订正完成的题目必须加上总题目的百分之60(四题)否则扣分
  • 最后当分数某一定程度时可以踢出队伍,为了减少任务量可以明确指定规则,会减少很多管理成本
  • 还要一个就是比如,对于非必须的题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你挑选出的名单中的某一题可以获得加分(权重视情况而定),从而激励成员学习
  • 总结来说就是:

    1. 底线惩戒+增量激励,这是管理学中很重要的一种定性管理理论(胡萝卜与大棒)
    2. 量化评估,也就是kpi管理,也就是管理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定量管理理论(目标管理)
    3. 案例可以参考安全组的规则

\5. 对培训难度的评估

  • 题量:总体量不足
  • 难度:在有关数据结构的位置较高

\6. 对每次考试的难度评估

% ==(vital_acrate)
  • 第一周:难(67%)
  • 第二周:特难(50%)
  • 第三周:特难(50%)
  • 第四周:特难(50%)

\7. 讲课内容的建议

建议每个稍复杂的模型应以最精简的形态开始讲起

然后不要一次性讲到最高难度的,可以先放着等待下一个知识点视频的时候,在慢慢加难度,这样比较好理解

最精简:

代码量最少,变量最少

因为,在接触稍复杂的知识点的时候,就算听懂了,读者也没法直接就能运用,也就是没有理解透彻,

此时添加一些其他东西的话,往往就容易懵逼,而如此切换讲的时间点,在时间上没有增加,但是效率缺能够提升。即使读者在视频后没有自行学习理解,在课上的一些关于母题的疑问和理解不到位的地方,也会不自觉的思考到,想到,同时加深了理解。

\8. 接下来的规划

剩下的假期:

  • 时间:继续跟着大家一起学,掌握所需要的知识点,如果有空有任务就学
  • 空间:主要以布置的必备任务为主

开学后:

  • 时间:大约每周,花一天内的时间完成任务
  • 空间:任务内容主要以布置的必备任务为主

quote

注意:我要看的是总结报告,不是解题报告,不要把这五周的练习和考试的每题写完题解扔给我,我不看这些。当然如果你写了解题报告可以另发。
命名格式: 姓名-总结报告,docx、pptx、html、pdf均可。
如果你写了解题报告的话命名为:姓名-解题报告,文件类型同上。
写完之后私聊发送给我。
Last modification:March 8, 2021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咖啡(12RMB)进度+100%,一块巧克力(1RMB)进度+6%。
(赞赏请备注你的名称哦!后台记录中来自理工小菜狗)